【一线特写】​穿越地心的匠心之路

日期:2025-04-30 来源:新疆XE项目 作者:张志鹏、符一帆、杨盼盼 摄影:高兴莉 字号:[ ]

隧道贯通的瞬间,光亮总是属于那些在黑暗中坚持探索的人。

在厄瓜多尔安第斯山脉,暴雨如注,35℃的湿热空气裹挟着机油味扑面而来。浑身泥浆的刘有为,半个身子探在“华龙一号”TBM操控舱内,指尖飞速掠过布满水珠的PLC控制面板。这是2016年美洲大陆最深隧洞里的寻常一夜。7年后,在新疆XE项目,“华龙二号”TBM刀盘破岩而出,贯通仪式上人声鼎沸,而他却悄然退场,蹲守在衬砌台车旁,依然是当年那个与设备“较劲”的检修掘进副队长——刘有为。

硬核实力:破解地下长城的“机电密码”

技术破局的时空坐标。厄瓜多尔攻坚期(2014-2017):在美纳斯项目,刘有为历经高温、潮湿环境的洗礼,首创“TBM电气系统优化21法”。通过加装时间继电器、增设旁路保护等“微创手术”,他极大提高了“华龙一号”TBM设备的完好率,让中国TBM在赤道雨林中刻下标杆印记。

新疆转型战(2018):由刘有为主导编写的《TBM电气系统检修维保手册》成为行业典范。他与“盾构工匠”简晓辉统筹建立TBM刀具闭环管理流程,使得TBM刀具单方掘进成本从41元/m³大幅降低至25元/m³。同时,他组织成立TBM专业技术小组,从内部项目和外部厂家双面齐抓,配件库存压降53%,仅配件采购环节就为项目节流约20%。

极寒戈壁的破冰智慧。2017年初,刘有为来到新疆,顶着零下37℃的极端严寒,坚持实地考察并刻苦钻研。独立完成了临时用电系统设计,按时完成施工现场的供配电线路布置和用电设备安装,保障了“华龙二号”TBM顺利始发掘进及临时用电需求。

2022年隧洞贯通后,他带着温湿度计深入施工现场,与一线人员同吃同住,钻研长距离隧洞衬砌施工关键技术。从原材料、配合比、施工工艺、工序时间、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入手,通过现场指导和组织优化,将隧洞某段下游衬砌施工周期从3天一仓缩短至2天一仓,显著提升了施工速度,让“中国速度”在边疆戈壁上落地生根。

精神传承:戈壁滩上的薪火灯塔

蓝领精神的践行者。2018年,刘有为组建了TBM技术小组,独创“故障解剖台”实战教学法。每一次设备停机都是现场课堂,每一次机电故障都是实景训练。他带出的“三剑客”如今已成不同项目上的中流砥柱。

蓝领精神的传承者。刘有为的带徒笔记里写道:“培养技术骨干的重点是引导他们分析问题、思考问题,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。”他要求徒弟们完成“3个1”。解剖一次重大故障、优化一项工艺流程、带出一名新生力量。

在培养夏富忠时,刘有为时常带领他巡查项目各工作面,针对故障引导他“问问题”“找原因”“想办法”,鼓励他动手尝试并亲自示范、言传身教,同时要求他事后分析、定期汇报,逐步培养出“胆大心细、主动作为”的专精人才。

人性的温度:铁架柔情的两极叙事

穿越两极的实干先锋。在湿热多雨的厄瓜多尔,刘有为和电工师傅一起不眠不休两天两夜,重新布置50多根电缆,续接四百多根控制线路,成功解决了TBM控制电缆接头松动的问题,保障了TBM的高效掘进。在风沙频繁的新疆,他为每台设备建立病历台账,严格控制库存压降。当90后技术员因感情问题影响操作时,他默默调班顶岗,在交接班会后分享起自己当年艰辛的爱情故事。

 青年群体的心灵导师。美纳斯项目期间,除夕夜,全国欢庆。当时的刘有为正处理PLC通信故障,所以到现在手机里还存在当时没发出的新年祝福。在儿子的作文里“爸爸是住在手机里的隧洞超人”,可他不知道的是爸爸同时也是项目哥哥姐姐们心中的“24小时在线导师”。

他常指着TBM的激光靶向系统与青年们说:“发展既要锚定远大目标,更要专注每个细微,保持‘五个维度’成长,以德行为基准线,以智能为坐标系,以体魄为承重墙,以美感为支护力,以劳动为掘进器。”他认为真正的创新永远发生在学科交叉处、理论与实践结合处、坚守与突破的平衡处。只有锚定目标,坚定信念,才能以锐意进取态度,肩负更大的重担。

传永不停转的匠心齿轮

2025年,新疆XE项目进入尾工阶段,刘有为依然坚守在这个荒凉的戈壁滩上。在新疆的8年,他办公桌上一直摆放着三样东西:泛黄的《TBM电气原理图》、儿子画的“全家福”,以及“华龙二号”TBM设备模型。这恰是他的人生隐喻:既有破岩攻坚的锐度,又有细水长流的温度。

13年间,他伴随着TBM的刀盘在赤道线与北纬45度划出同心圆,用一名党员的初心在国际层面开拓出久久流传的“中国速度”,在祖国边疆浇筑出一条通向未来的精神隧洞。当年轻技术员们望着衬砌台车上那个永远挺直的背影,他们知道:所谓“劳模精神”,就是从PLC控制柜的微末焊点,到阿尔泰山脉隧洞的壮阔轴线之间,那永不断裂的匠心传承。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