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| SJB世界杯·(中国)集团,SJB世界杯·(中国)集团 | > 资讯中心 > 一线动态 > 工程装备公司 > 公司要闻 |
“赋能+升级”构成布料机遥控升级实践 | ||||||
| ||||||
老设备的“烦恼” 在赣江畔赣抚尾闾施工现场,一台服役多年的40米布料机正经历着“成长的烦恼”。作为混凝土浇筑的主要设备,它每日需完成数千立方米混凝土的精准输送,但传统的运行模式存在沟通误差与动作延迟——司机在驾驶室内“雾里看花”,信号工在浇筑面上“手舞足蹈”,两人靠对讲机和手势配合,稍不留神就会因视角偏差导致混凝土“跑偏”。 “以前浇筑就像‘隔山打牛’。”操作司机回忆道,“与信号工配合不默契的时候,我得连蒙带猜。”据统计,每班次因沟通误差造成的混凝土损耗足够填满半个篮球场,更别提碰撞钢筋或模板带来的安全隐患。 小改造解决大问题 面对设备老化和效率瓶颈等挑战,水电八局特种装备事业部决定对布料机进行一项“微创手术”在不更换主要设备的情况下,为其加装一套“遥控神经系统”。 此次改造的负责人是工程局电气技能带头人—陈欢庆。改造工作在4月10日正式开始,为不影响改造期间设备正常运行,陈师傅每次改造前都要了解布料机的运行时间,确保在改造期间不会影响作业。整个整改的过程主要从“看得清、控得准”这两个核心问题着手: 1、 使设备“装大脑”:通过无线遥控技术,突破了操作室的空间限制; 2、 给操作“长眼睛”:对设备的上部结构进行改进,实现了通过无线遥控对上部回转、桁架伸缩、上下料输送的精确控制,操作人员可以站在浇筑点5米内进行操作,响应速度几乎提升了一倍; 3、 为安全“上保险”:新增了急停按钮和过载保护功能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一键急停,有效避免了“无法及时制动”的风险。 施工现场的“新气象” 4月28日,改造后的布料机首次亮相作业,便引发工友们的围观。操作手邓鹏程手持遥控器,像操作游戏手柄般轻松控制着40米长的钢铁巨臂,混凝土精准落入模板,激起阵阵赞叹。 “现在我能边移动边操作,浇到哪都看得清清楚楚。”邓鹏程站在距离浇筑点5米以内的位置。他指着遥控器上的指示灯说,“绿灯行、红灯停,还有‘滴滴’的提示音,比原来方便多了!”过去需要两人配合的工序,如今一人即可完成。 看得见的效益 效率倍增:单日混凝土浇筑量提升13%,工期压力显著缓解; 质量跃升:浇筑位置偏差从“车轮大”缩至“拳头小”; 成本瘦身:后续在运行设备将陆续进行改造,大概年省人工成本超30万元; 这场“不换设备换思路”的改造,为传统基建设备升级提供了生动范本。陈师傅说:“改造费用不到新购设备的零头,却让老设备更加得心应手。” 没有炫目的“黑科技”,不求颠覆性变革,水电八局用务实创新的工匠精神,让老设备焕发新生机。在基建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,这样的“小改进”恰似点点星火,正照亮传统施工迈向智能化、精细化的新征途。正如工友们笑谈:“给铁家伙装上‘遥控器’,咱也玩转了‘科技与狠活’!”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